人民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,是保障未成年人受保护权、受教育权等重要权力能够实现的重要力量,应当受到全社会尤其是未成年人的尊敬和热爱。但是近年来,教师因教育教学活动受到人身伤害的案件时有发生,教师的人身安全保障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伤害、杀害老师案件的发生,导致很多老师不敢组织合理活动、不敢管教学生,导致学生对老师丧失起码的敬畏之心,严重影响了教师职能的行使,也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。
12月17日,教育部在答复“关于加强对教师人身安全保障的建议”中表示,教育部将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,建立联动机制,同时引导全社会、家庭和个人密切合作,形成合力。
一是强化法律落实。一方面,将保护教师合法权益的法律落实到位,对侵害教师的坚决依法惩处;对家校矛盾,引导通过法律途径妥善解决;对校闹、特别是职业校闹,坚决依法严惩。另一方面,积极做好矛盾纠纷的化解疏导工作,教育当事人通过合法渠道解决问题。
二是坚持依法惩治未成年人犯罪。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,对于未成年人犯罪,一方面要坚持教育感化原则,另一方面,要坚持区分情况,区别对待。对于主观恶意大、犯罪性质恶劣、手段残忍、后果严重的未成年人,依法惩处,管束到位,对依法应当批捕、起诉的涉罪未成年人,依法作出批捕、起诉决定,充分发挥刑罚的教育与警示功能。
三是加强释法说理,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通过对校园暴力、伤害教师典型案例的解读和报到,让学生和家长广泛了解相关法律和解决问题的法律途径,多渠道提升公众法治观念,树立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。
四是常态化做好教师队伍先进典型宣传。围绕尊师重教做好有关报道,推出更多展现新时代教师风采的优秀广播电视作品,引导全社会更加关心、爱护和尊崇教师群体,着力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的舆论环境。
五是持续推动平安校园、法治校园建设。深化教育行政部门、学校与检察机关等协调配合,推动健全事先预防、及时发现、有效处置的各项制度。通过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学校加强校园安保体系建设,加大对人员集中、治安案件易发部位的监控,维护校园良好秩序,有力保障师生人身安全。